作者:覃敬念 日期:2023-09-07
荔波县紧紧围绕“资源、客源、服务”三大要素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“五个着力”解码民族文化瑰宝,助推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加快推进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步伐。
着力抓好民族村寨提质改造,发挥民族文化功能价值。荔波县始终着力抓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保护性提质改造,盘活资源提升社会功能和市场价值,解码村寨民族文化瑰宝,使之成为助推文旅融合的新兴产业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整合民宗、住建、文旅等部门资金1000余万元,先后实施水浦、尧古、拉片、者吕、联江、联山湾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项目,成功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。2021年,荔波县被评为贵州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集聚区;2022年3月,荔波县成功纳入国家级传统村落示范县名单。全县202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3亿元,2023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89.24亿元,充分发挥了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价值。
着力抓好产销体验馆坊升级,拓展文化旅游商品市场。荔波县在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打造成为景区景点的同时,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确定保护利用实施内容,着力抓好村史馆、手工坊、匠人坊、文创馆、体验房包装升级,拓展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。先后建设升级尧古古法造纸坊和瑶山写生部落、瑶陶馆、陀螺工坊、陀螺文化馆、竹编坊、粘膏染房、村史馆等一批文化产品产销和工艺体验馆(坊),推出“山霸陀螺”“荔物”“百年银饰”“布依布然”等一批民族文化特色商品品牌,2022年实现“黔货出山”销售额1.55亿元,2023年上半年实现“黔货出山”销售额0.92亿元,大幅拓展了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。
着力抓好非遗文化进景区,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常态化。荔波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,用好民贸民品、传统手工艺等民族优惠政策,依托全县5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着力抓好非遗进景区,先后建成瑶族树膏染技艺、瑶族陀螺竞技、布依族布艺技艺、荔波竹编等非遗工坊,推出“瑶织娅”“炫彩陀螺”“布依布然”“茂兰竹编”等非遗文创品牌,推出了“瑶山瑶人”“流光溢彩·荔波夜”等非遗演艺节目,积极开发新媒体宣传推介,2022年宣传荔波短视频、直播点击量突破3.3亿次,接待游客1890万人次,同比增长3.64%;2023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66.47万人次,同比增长23.78%,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常态化。
着力抓好精品线路基地建设,发展民族文化研学游业态。注重因地制宜,突出荔波特色,打造具有荔波风格、国家标准的研学旅行精品工程,建设邓恩铭烈士纪念馆、邓恩铭故里、红七军板寨会师纪念馆、黎明关抗日战争遗址、万亩梅原、佳荣月亮山、尧古、瑶山、水葩、者吕、洪江等一批研学旅行线路和基地,开发了荔波布依族百年造纸术、布依傩戏、布依山歌、布依古法红糖制作、蜡染刺绣、布依雯当姆、布依酿酒技艺、布依笔管歌,水族水书、马尾绣,卯节和端节,苗族芦笙舞、跳苗,瑶族陀螺竞技、长席宴、猴鼓舞、打猎舞蹈、粘膏染等一套符合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,形成一个政府、社会、家庭共同出资的研学旅行经费保障机制,推进了民族文化研学旅游精品发展,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,仅非遗研学体验类产业收入就达500余万元。
着力抓好民族传统节庆品牌活动,注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动力。近年来,通过县政府积极引导,在荔波广泛传承的民族传统节庆中优选区域文化特色明显的开秧节、四月八、端午节、卯节、六月六、七月半、额节、布依小年、瑶王节等9个传统节庆给予重点指导和资金支持,挖掘“姑妈回娘”“斗牛”“打陀螺”“固僦”等民族习俗活动。2023年结合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,重点包装四月八、卯节、六月六、瑶王节4个民族节庆活动,目前四月八、卯节、六月六已经开展,瑶王节正在筹备当中。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展,既承载了各民族群众古老而又鲜活的记忆和梦想,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,外来游客接触了解当地民情风俗,为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。
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主办 地址: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 电话:0854-8222611
Copyright(C) 2008-2020 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版权所有
黔ICP备15000059号 贵公网安备 52270102000271号
本网站由 黔南热线 全程策划制作 (统战部)